很多家长朋友说:发现孩子好像不知不觉变近视了……近视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来说,孩子在近视出现之前会表现出一些小举动,为了帮助宝妈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眼健康,阿目目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近视征兆,请宝妈们对号入座!
1.频繁眨眼:当孩子看不清东西时,他们会频繁地眨眼,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近视,增加视力的清晰度。但宝妈们要小心,孩子频繁眨眼可能并非是在恶作剧,而是可能已经出现了近视。
2.爱揉眼睛 :有些孩子在看不清东西时,会下意识地频繁揉搓眼睛,希望通过揉搓来达到“看清”的效果。
3.看东西皱眉:试图改善短时视力的孩子经常会皱眉,这样做会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加快近视的发展速度。
4.喜欢眯眼: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从而减少光线的散射,暂时提高和改善视力。然而,长期眯眼会使眼睛容易疲劳,近视度数也会加深得更快。
5.歪头看物体:小心可爱的“歪头杀”,有些孩子喜欢歪头看书或写作业,这可以减少散射光线对视力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双眼度数有些差别,存在屈光参差。
6.习惯斜视:当孩子的一只眼睛出现视力下降时,他们会主要使用另一只正常的眼睛。有些近视的孩子还可能合并斜视。
7.拉扯眼角:一些患有近视的宝宝常常用手向外拉扯自己的眼角。和歪头、眯眼一样,这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视力。
8.经常凑近看东西:如果发现孩子趴得很近看书写字,或者是在看电视的时候喜欢往前凑,并且常常抱怨屋子里的光线太暗,那一般也是近视的表现。
然而,等到孩子的视力变得不清楚时,往往已经晚了。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的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根据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关于印发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技术指南》的通知中明确提到:家长们应该掌握孩子视力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视物有异常,要及时到正规眼科机构进行检查,并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家长应遵照医生或视光师的要求为孩子选择合适度数的眼镜,并按照医嘱进行佩戴,并进行定期随访。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也要引导孩子正确用眼,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尽量避免学龄前儿童接触和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和锻炼,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减轻孩子课外负担;保障孩子的睡眠质量和均衡营养摄入。
晋医广【2023】08-30-01415号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