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是怎么回事?
「老花」其实是种通俗的说法,它的专业名称叫做「老视」。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功能逐渐减弱,从而引起的眼调节功能下降,越来越看不清近处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因此,只要到了一定年龄,无论年轻时是近视、远视还是正视眼,随着年龄增长都会出现老花,只是出现的年龄有早有晚。
别看老花眼虽然名字里有个“老”字,但老花眼并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有。大约到了40-45岁以后,大部分人会开始出现老花眼。
老花的出现除了与年龄有关,还与平日的用眼习惯有一定的关系。例如:长期长时间近距离精细工作的修表师傅、雕刻师、会计等就较早会出现老花。
要戴。而且,大多情况下,还需要戴两副。
一副看远用,一副看近用,解决近视看远不清,老花看近不清的问题。
当然,如果觉得频繁更换眼镜比较麻烦,可以考虑更为便捷的矫正方法:验配渐进多焦点眼镜,一步解决看近和看远的问题。
戴镜时有两点需要注意:
需要量身定做,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验配。
需要尽早佩戴。不戴老花镜只会更加伤害视力,看近物时会出现眼痛、疲劳、头痛等不适。尤其是四五十岁的“年轻老花眼”,平时如果经常要看电脑、伏案工作,不戴老花镜会导致更为严重的视疲劳,加剧睫状肌调节力的损耗,表现为看物时皱眉、眯眼,形象不雅。
实际年龄超过 40 岁+。
近距离阅读,需拿远才看得清楚。
下意识皱眉阅读,眼睛易酸涩、头晕不舒服。
远近交替时,需要几秒钟才能看清楚目标物。
无法看清菜单、难以阅读认字。
手机字幕或按键,需拿远一点才看得清楚。
以前戴眼镜近用电脑,现在会想摘下眼镜。
选择手术 彻底摘镜
如果实在不愿意戴眼镜,想同时解决近视和老花的问题,现在还可以选择多焦人工晶体置换手术,术后看远、看中、看近都清晰。
顺便科普一下:手术是非常成熟的。
主要通过取出衰老、混浊的晶状体,重新植入一枚功能型人工晶状体来改善视觉质量。这枚晶状体是根据个人的眼部条件量身定制的,如三焦点人工晶体可以一次性解决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问题,还能避免日后的白内障,达到看得清晰、看得舒适、看得持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