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检查远视储备?

2023-07-25 09:03

近期,门诊上很多家长对于远视储备都有很多的疑惑,专门带着孩子来进行散瞳验光检查远视储备。

    “为什么医生不主动给我们散瞳查远视储备?”

    “为什么远视储备较少,只让我们观察不干预?”


图片



在太原康明眼科医院的小儿眼科门诊上的孩子虽大多处在4~6岁左右的阶段,但是视力情况却出现了很大问题,许多小朋友出现了远视储备不足甚至近视的情况。


图片
什么是远视储备?

那么,“远视储备”是什么?对预防近视到底有什么作用?


图片


一般宝宝生下来都是远视眼,为确保到成人期视力正常,3岁左右孩子会有一定的远视度数,通常不高于300度,这是正常的生理性远视,远视储备就是对抗近视的“储备库”。


随着生长发育,视力逐渐趋于正常,小孩长到7-8岁的时候,生理性的远视就基本消失了,这个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


儿童发展为近视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生理性远视、正视、近视


图片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视力较弱,其眼轴较短,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


       3至4岁的孩子都有200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


       随着生长发育,视力逐渐趋于正常,小孩长到7-8岁的时候,生理性的远视就基本消失了,这个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


       远视储备就是孩子对应年龄的屈光状态,大致情况如下表:


图片



图片
为什么医生不主动查远视储备?


首先,远视储备的检测方法是在充分麻痹睫状肌的基础上进行验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散瞳验光),通过电脑验光或者筛查仪等不散瞳的机器检查结果是不准确的,孩子每次检查的配合程度和自身调节放松程度都有很大差异。所以,除非每次都进行规范的散瞳验光,才可以去判断孩子远视储备的变化情况。


正常孩子的远视储备,浮动范围是比较大的,很难根据一次的远视储备检查结果判断孩子是否异常,所以,单纯为了知道目前的远视储备去做散瞳,意义不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远视储备少,只让观察不干预?

在门诊中,很多近视的小朋友,都是小时候有着正常的远视储备,所以,重点在于远视储备的下降速度。一个孩子,如果远视储备很少,是很容易近视的;如果远视储备很多,那么离近视还有一定距离。


但每个具体的孩子,到底会不会近视,或者说会不会马上就近视,还是得看远视储备下降速度。而眼轴增长速度就可以大致推测远视储备下降速度。


所以在门诊上,很多第一次进行眼科检查的孩子,如果其他方面都没看出异常,只是远视储备少,医生一般会强调良好用眼习惯、多户外去预防近视,而不是用更多的手段去干预。

图片
什么情况需要检查远视储备?

真正的远视度数,需要散瞳后才能准确验出。什么时候才需要特意去做散瞳呢?如果检查视力眼位屈光度数在正常范围内无异常,是不需要为了确切的远视度数而进行散瞳的。


如果初步验光筛查出孩子近视超过50度,结合眼轴判断,预计孩子可能是真的近视了,这时建议散瞳验光,主要是为了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此外,初步电脑验光度数超过300度远视,建议进一步散瞳验光,来确定真正的远视度数,避免弱视的发生。

图片
如何做好儿童近视防控?



图片

01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图片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是最有效的近视预警方法。孩子从3岁开始,就要到专业的眼视光机构进行视光检查,建立档案。通过档案的建立,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儿童的“近视苗头”,并详细了解近视的构成和发生的原因,为近视干预措施提供更多的依据,提前做好早期的科学干预。


02
限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图片


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盯着电子产品的屏幕,会造成近视增加。6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必需使用时,眼睛与屏幕应保持一定距离,屏幕亮度适中。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03
白天户外活动充足
图片


每天保证2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每周户外活动时间不低于12小时,对于预防近视和防止近视加重有重要意义。阳光和运动可以使身体分泌控制近视进展的多巴胺。可利用早晚上学、放学时间、课间活动、体育课等来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04
减少近距离用眼
图片


读书、写字、弹琴等近距离用眼是近视进展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减少近距离用眼的总时间。不可避免的近距离用眼应注意间隔时间,坚持20-20-20 原则:每20分钟应看20公尺以外(约6米)20秒钟。


05
科学方法矫正近视
图片

确诊为近视,应及时进行矫正,不然视力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近视程度、眼轴、曲率、视功能等参数建议您选择适合的矫正方式。科学配戴角膜塑形镜或安全使用低浓度阿托品可以有效控制近视进展,若眼部条件不合适进行这两种方案,也要及时配戴框架眼镜。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