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视的传言....你了解多少?

2023-08-22 07:36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近视已经有办法进行防控了。但是,家长一定要做好规划,千万不能“病急乱投医”,不能随意相信网上的宣传、轻易选择防控的方法。毕竟,近视防控是一场马拉松,要是刚开始就走了弯路,不仅费了孩子的时间,还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发生,家长们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学习一些知识。其实在儿童近视防控这个领域,很多知识有比较清晰的逻辑,家长可能只需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掌握基本的原则,把近视的原理搞清楚,这样就能分辨一些传言的真伪,也能够远离一些高价“割韭菜”的防控陷阱。
除了可以保护好自己的钱包,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浪费孩子“最黄金”的防控窗口期。防控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孩子成年后是近视还是不近视、是低度近视还是高度近视,往往取决于家长的近视防控理念和知识储备。

孩子戴上眼镜 就再也摘不掉了吗

关于近视的传言不胜枚举,例如一个经典的传言:“眼镜一旦戴上就再也摘不掉了,度数会越长越快。”
有辟谣的,也有支持的,在专业领域也存在不小的争论。但近来的研究已经解答了这个问题。2020年的一篇研究足矫、欠矫与近视发展关系的 Meta 分析的文章,分析了相关的 12 篇研究论文,得到的最终结论是:就近视完全矫正、未矫正或矫正不足作为近视据制策略而言,证据是模棱两可的。目前进展性近视的儿童,每年近视度平均增长 0.85~1.00D(1D 即 100 度 ),在这些研究中,有的认为戴镜近视发展快,有的认为戴镜近视发展慢,但这些所谓快慢的差距只有 :0.2D,其实只是很小的差别。也就是说,单纯戴镜或者不戴镜,跟近视的发展速度关系不大,都不能作为近视防控的有效手段
所以,不想让近视增长太快的话,我们不应纠结该不该戴眼镜。如果孩子出现了视疲劳症状,那就应当戴镜;如果暂时还没有视力问题,看黑板还挺清楚,就可以不戴。这些并不是核心问题,戴普通的眼镜的确对近视发展没有保护作用,但要把近视发展归罪到眼镜上,也没有道理。
一旦孩子近视,眼球由近似球形向偏球形的变化会导致周边成像滞后,这才是近视加速发展的原因,而不是眼镜的罪过。

我们更应该去关注: 孩子有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读书写字的姿势正不正确?户外活动时间够不够?环境中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因素?能不能采取有效的医学手段,实现对近视增速的“零封”?这些才是近视防控的关键。


散瞳检查对孩子眼睛有害?

还有家长问:“医生建议做散瞳验光,但网上听说散瞳会伤害眼睛,我们能不散瞳吗?”从这样的问题,也能看出被传言“带歪”的家长还真不少大家所说的“散瞳验光”,学名叫“睫状肌麻痹验光”,散瞳只是睫状肌麻痹的一个“副作用”而已。医生之所以要进行麻痹调节,是因为这样验出的结果才能反映眼睛本身最真实的状态,配出的眼镜度数才准确,才能避免过矫能够真正为眼睛“减负”。所以说如果要配镜,尤其是首次配镜,散脑验光是有必要的。当然,我们并不是逢验必散,不需要配镜或换镜时,根据眼轴晶状体厚度、角膜曲率等因素,有经验的医生可以推算出大致的屈光度数,这时候散瞳就不是必要的。

END

图片

图片

明亮眼界 呵护双眸

您的眼睛 我们守护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
推荐阅读